为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恢复生产经营,到目前为止,全市35个单位已出台40项纾困减负稳增长政策措施。昨日,政策汇编电子版在市发改委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。
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推动“1+N”助企纾困政策体系。“1”指聚焦受疫情影响的重点区域、重点行业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普惠性政策,即10月4日市政府印发的应对疫情纾困减负12条措施。“N”指支持各区、各行业纾困减负稳增长措施。各区(开发区)、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行动,深入开展企业走访调研,谋划制定差异化政策举措。市发改委牵头梳理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对疫情助企纾困政策,梳理成果已编印成册。
据介绍,我市“1+N”助企纾困政策体系具有政策差异化设计、兼顾当前与长远、简便易行可操作、市区协同形成合力等特点。此次政策组合拳通过分类施策、精准帮扶各行各业,针对住宿和餐饮业、零售业、交通运输业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、旅游业、会展业、建筑业等各行业受疫情影响情况,采用“免、减、补、缓”等务实管用的政策工具,助力企业纾困解难,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广大市场主体。
此次政策组合拳着力回应各类市场主体关切,既有针对本轮疫情9月、10月份受影响企业的纾困减负措施,缓解企业当前实际困难,力促企业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,又有立足长期稳定增长的扶持政策,有的措施持续到年底、有的到明年初,激发市场主体充分把握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政策窗口期,开足马力加快生产、多接订单增产增效,把受疫情影响的损失夺回来。
为加快政策措施的兑现进度,我市已印发的政策中配套出台了15项办事指南,明确了具体条款的兑现程序、申报材料、受理部门及联系电话等详细内容,让政策条款落实到人。同时,我市推进“免申即享”,先行兑现先行预拨,便于优惠措施快速直达企业。
来源:厦门日报